BIM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工程行业,其根本目的是实现建筑信息的集成,从方案设计到后期运维的全生命周期管理。要想将BIM技术很好地应用到一个管理项目中,模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是整个BIM技术过程的重要基础和桥梁,下面我来说说bim机电建模步骤吧。
机电建模过程:
1.获取网格的高程
如果设备专业和建筑专业处于同一个工作环境,轴网和高程协同共享,在设计过程中,由于需要的工作平面较多,可以通过建立ACS坐标快速选择和切换工作平面。若不在同一个工作环境,需手工建立网格和标高,这里首选草图模式。
2.参考模型
处理完网格和立面后,可以参考建筑模型。引用时注意嵌套层次的正确调整。参照建筑和结构模型后,调整参照文件的显示样式,即可开始设计工作。
3.平面图:
建筑模型即使使用制图规则的功能,仍然不能满足常规制图的要求。因此,建筑专业有必要提供2D CAD平面图作为机电专业的底图。
在加工过程中,机电专业除了建筑模型的空间关系外,更注重梁、柱等一些结构构件的位置和尺寸信息。对于机电专业来说,结构模型的信息化要求不高。收到结构模型后,处理方法与建筑模型类似。
4.反馈建筑结构专业情况
前期主要是指水暖电各专业的进线位置,制冷机房、消防水泵房、变配电间、控制室或值班室等房间的位置和具体要求。需要与建筑专业设计人员核对是否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,后期主要分为设备的开启和管桥的开启。
(1)吊起消火栓、百叶窗、电箱等设备孔洞。
机电专业设备开口大多是在设备到位后才提出。此时只需向施工专业提供机电信息模型即可。建筑专业将暖通、给排水、电气的图纸链接到建筑信息模型中,打开显示建筑模型中所有的百叶消火栓、电箱等设备,关闭其他。如无异议,建筑专业将在相应位置开洞并标注洞口尺寸等。
(2)风管、水管和桥架开口
风管的所有开口都要和建筑专业协商,水管的开口很少。一般桥梁框架的开口只有较大的尺寸,如300*300以上的开口,太小的开口可以在施工现场打开。
实际上,在设计过程中,机电专业给建筑专业提供条件,建筑和结构讨论条件,最后决定如何实现条件。例如,基础是通过制作一个简单的单元来提交的,以提供简单的尺寸要求,设备在其上的重量是从设备中的参数数据中提取的。为了保证数据的提取,需要将设备的单元信息输入模型,以便建筑结构能够正确读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