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谓绿色建筑,就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,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(节能、节地、节水、节材),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,为人们提供健康、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,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。
在多年的绿色实践中,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基于平等的生命观,提出了“共享”理念。简言之,人与自然、人与人都应该是平等、和谐对话的。在一座有生命的绿色建筑中,所有的参与者,包括使用者、设计者、建造者等,他们的诉求都应该平等地被接纳、整合到建筑中,从而促成综合性能的最优化和绿色目标的实现。
共享的涵义
共享设计中的共享有着特定的涵义,是一群建筑人对绿色梦想勇于追求、敏于实践、集众家之长、创自身之妙后最深的体悟。共享最终指向的,是平等的生命观——这里的生命涵盖了人、建筑、自然、物质、精神、历史、未来。这些要素都是有生命的,基于平等而互动,因为绿色而升华。
共享的灵魂
实现共享的基本方法是平衡。没有平衡的共享只会造成混乱。平衡就是要在需求、资源、环境、经济等因素之间取得平衡。
实现共享的基本平台是集成,没有集成的共享只会沦为空谈。集成就是要为各参与主体与建筑要素间的融合创造共享平台。
共享的核心
时间观、空间观和系统观——
共享理念中的时间观,是基于全寿命周期的时间观,包括原材料开采、加工、运输、建造、使用、维修、改造和拆除等各个环节。一座建筑最终的“绿色成色”,最终要在上述诸环节中联动地实现,并要从全寿命周期的节能环保程度予以评价。
共享理念中的空间观,是一个全方位的空间观,既要创造空间为人所用,又要高度关注能源、土地、水资源、原材料和室内外环境等方面的绿色属性,以及通过人的生理和心智所产生的幸福感。
共享理念中的系统观,是在法规、技术、市场的系统当中,在建筑、气候、文化的系统当中,在所有的技术系统当中,要做到集成和整体最优,而非冷拼或简单叠加。
相关关键词:
绿色节能;绿色建筑资讯;绿色建筑;绿色建筑施工;绿色建筑运营;可持续建筑;节能建筑;节能;节水;节地;节材;环境保护;降低污染;绿色住宅;生态住宅;生态建筑;绿色施工;绿色设计;绿色运营;绿色建筑新闻